春風陣陣催新芽,云端點點聚慧心。
奔赴新的五月,讓我們跟隨小藝走近申菲編導“云課堂”,看看申菲學員們在春暖花開的四月里學習了怎樣的編導知識吧~
影視劇評論課
這個特殊的四月,因為疫情防控,大家都足不出戶,申菲編導給23屆學員安排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三場經典電影的影評課。
春燦老師和鈴悅老師分別帶領23屆學員們對《陽光燦爛的日子》、《花樣年華》和《霸王別姬》三部電影進行了評析。
還未觀看電影的同學可以在“上海編導藝考”公眾號下,回復影片名,掃描二維碼觀看全片
影視劇評論
內容:《花樣年華》評析
教師:趙春燦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
戲劇與影視學 博士
電影《花樣年華》講述了蘇麗珍的先生和周慕云的夫人出軌后,兩人摩擦出火花的故事。導演王家衛以他獨特的視角和文藝的鏡頭展現出一段不一樣的愛情故事。
影片榮獲了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7屆臺灣金馬獎 等眾多獎項。 2009年,該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
趙春燦老師分別從王家衛導演的生平、藝術風格、《花樣年華》電影的故事情節、人物、服裝等方面帶申菲學員們全方面了解這部經典懷舊電影。
此外,趙老師帶領學員們對電影《花樣年華》中的某個片段從拍攝鏡頭,剪輯方法,場景內容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經典臺詞
如果,我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如果你有一個秘密,可以對著一個洞去訴說,然后將洞封起來,這個秘密就永遠地留在了這個洞里。
影視劇評論
內容:《陽光燦爛的日子》評析
教師:曹鈴悅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
導演方向 碩士
本片改編自王朔短篇小說《動物兇猛》。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主要講述的是 70 年代初的北京,一群生活在部隊大院里的孩子,在耀眼的陽光和遍地紅旗的環境里,渡過青春,成長的故事。
影片榮獲了第33屆臺北金馬影展 (1996)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多個獎項。
16號的影評課上鈴悅老師介紹了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文革時期。同為大院子弟的馬小軍簡直就是姜文的翻版,而姜文導演并沒有講那個年代的重軸大戲,而是把時間留給了“我們”,部隊大院的孩子們,一群孩子,從懵懂無知走向了成熟。
少年們積極樂觀和有革命性的心境與時代背景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更加反映出,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亟待釋放天性的愿望。本片所表達出的情感與訴求,正是那個時期所需要的。
關于少年馬小軍成長,鈴悅老師分別從三個方面帶領學員們解讀。
少年時代的馬小軍,無意當中發現了一張穿著泳裝的女孩兒的照片,為此他精神恍惚,這女孩兒成了少年時代馬小軍的愛情理想。
馬小軍偷偷戴軍功章,在備戰備荒的時代環境之下,民眾對軍人充滿了非一般的敬意。那個年代,戴軍功章、穿軍裝會有一種相當特別的榮譽感。
經典臺詞
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炎熱的氣氛使人們裸露的更多,也更能掩飾心中的欲望。那時候,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著我,陽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黑。
影視劇評論
內容:《霸王別姬》評析
教師:趙春燦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
戲劇與影視學 博士
電影《霸王別姬》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京劇從輝煌到沒落的過程,圍繞兩位京劇名角程蝶衣和段小樓長達半世紀的人生,進而展示了兩個小人物在時代大背景下跌宕起伏的一生。展現出對人與命運、人與時代的思考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影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執導,也使陳凱歌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戛納金棕櫚獎的導演,對于中國人來說《霸王別姬》是一部跨時代的電影。
電影《霸王別姬》的影評課上,春燦老師帶同學們觀看了影片的第一幕——蝶衣的扭曲與蛻變。
對于小豆子來說,最難的便是扭曲自己的本性。小豆子唱的是旦角,但他心里卻一直過不去男扮女裝這道坎,電影中用了京劇名段《思凡》來表現這種尷尬的處境。
而當小石頭用這種血腥激烈的方式幫他完成了蛻變,小豆子終于流暢地唱出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從此以后,他成為了虞姬,進入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境界。
經典臺詞
你可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唱戲得瘋魔,不假,可要是活著也瘋魔,在這人世上,在這凡人堆里,咱們可怎么活呀?
故事創作課
內容:人物情感訓練
教師:寶迪
上海戲劇學院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四月的故事課,寶迪老師帶學員們學習了如何去塑造人物以及設計人物的要點 ,人物塑造和故事是相互依存的,可以從人物的年齡、愛好、三觀、人性經歷、經濟收入等多方面來設計。
故事課上,學員們暢所欲言,在寶迪老師的引導下,通過2小時的課程塑造一個角色并講述角色的故事,每個同學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寶迪老師都會給出專業的點評和修改建議。
當只為服務于情節而勾勒人物時,人物會變得扁平、千篇一律、毫無生氣。
——湯姆·里克曼
視聽語言
內容:聲畫關系
教師:張榆
上海師范大學
戲劇影視編導 碩士
本月的視聽語言課程由張榆老師帶領學員們學習了視聽語言中聲畫的關系、聲音的運用以及聲音紀實性。
課堂中,學員們對視聽語言中聲音的種類進行了回顧,分別是人聲、音樂、音響。
在講述聲畫關系的過程中,張榆老師結合案例,以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為例,通過不同的片段,講述三種主要的聲畫形式——聲畫同步,聲畫對位,聲畫分離,加深同學們對聲畫關系的印象。
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當四姨太(鞏俐飾)得到莊主寵幸時,上床前又是洗腳,又是用銅鈴竹板敲打腳面。失寵后,獨守空房,這時傳來隔壁三姨太房中的響板聲、銅鈴聲,更加描繪出她嫉妒、仇恨的心情。前面得寵的鏡頭是聲畫同步,失寵的鏡頭是聲畫對位。
課后作業
觀看電影《花樣年華》、《陽光燦爛的日子》、《霸王別姬》
思考題:思考我們都看過哪些作者傾向明顯的電影?
有哪些具體的敘事線索/主題表達/視聽語言得以體現?
梳理《霸王別姬》三個人物的形象
交一篇《成長過程當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的故事寫作
申菲學員們記得按時完成四月的課程作業哦~
攜手云端
雖然師生無法“相聚”在教室,但是教師不減嚴謹的教學態度,學生不減飽滿的學習熱情,師生之間“云”上互動頻繁緊密,“云”上課堂井然有序。
開課通知
為了配合線上課,每節課前老師會督促大家進入線上課堂,有問題及時解決。
課程監督
網課教學時,也會有老師隨堂聽課,空降監督,隨機抽查,保證課程質量,關注大家的學習狀態。
課后點評
發揮線下課的優良傳統,老師會在學習群對今日的課程進行點評,給予學生學習上的肯定和鼓勵!
課堂互動
線上課程的教學中,申菲學員們踴躍發言,通過發文字、發語音、視頻連麥等多種方式參與課堂,課堂活躍度大大提高。
復制成功
×